(资料图)
芒种时节,伴随着气温上升,贵州省施秉县牛大场镇6万余亩太子参逐渐迎来收获季。走在乡野田间,随处可见药农们抢抓农时,采挖药材、翻整土地。太子参的丰收盛况,既成了乡村振兴一道美丽的风景,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丰收盛况使药农喜笑颜开
走进牛大场村张家院的地块,青年志愿者同务工群众们抡着三齿铁叉挖药,捡拾、装袋……分工有序。正在地头里忙活的阿姨告诉笔者,他们都是附近居住的村民,受种植大户聘请来在这里挖药,每天能挣120到180元工钱。
牛大场镇牛大场村张家院坝区的务工群众
长成的太子参在阳光下散发出淡淡药香,药农将挖出的药苗一个个从泥土中拾起,清理干净,装进编织袋。一棵棵体壮须茂的太子参凝结着农户们辛勤的汗水,也承载着农户们对丰收的希望。
青年志愿者帮助药农挑拣药材
牛大场镇地势较高,气候温凉湿润,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多种药用植物生长,素有“西南药城”美誉,是全国重要的太子参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近年来,牛大场镇除了不断提升种苗繁育技术,还将追溯体系建设作为管控中药材质量的重要保障,从种子种苗、田间管理、采挖采收、加工生产等环节入手,推进落实“两证一标识”追溯管理制度,力争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一颗颗粗壮的太子参在阳光下散发淡淡的药香
下一步,牛大场镇将始终聚焦现代农业产业的全链条发展,聚焦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聚焦农民的增产增收,按照先试点、后示范、再推广的工作思路,依托当地独一无二的种植基础,努力争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乡镇,全面提升经济整体实力。(廖若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