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大将军韩信单独喝酒,酒过三巡,刘邦借着酒劲问韩信:“如果我是将军,我能带多少兵?”结果韩信喝的半醉,脱口而出:“大王能带十万兵!”韩信看到刘邦脸色微变又补了一句:“大王,十万不少了!”结果刘邦听完说了一句话,韩信吓得当场下跪。
(资料图片)
当年刘邦接到密告,说自己的大将军韩信准备谋反,他便将韩信叫到宫中喝酒,酒过三巡之后,便试探他是否有反心。谁知韩信口无遮拦,居然当着刘邦的面说他只能带兵十万。刘邦听后心中非常不满,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追问:“那你韩信可以带兵多少?”
话到这里,韩信却仍未发现危险,他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我韩信带兵,多多益善”。
刘邦听到这里,心中的愤怒再也藏不住了,他当场摔了酒杯反问道:“朕只能带兵十万,而你韩信却多多益善,那朕凭什么能管着你!”
天子之怒让韩信的酒一下子醒了大半,他被这句话当场吓得醒了酒,赶紧慌乱的跪下请罪道:“大王,我是善于带兵,而您是天子,自然是带将多多益善。”
可这句亡羊补牢的话,并没有让刘邦放过韩信,此事后不久,韩信就被吕雉设计所害,一代名将最后毁于宫女之手。据说韩信在去世之前,仰天大呼,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听蒯通之计,这才导致大祸临头。
而谋臣蒯通早就告诉韩信,说他长于武略,却短于人情世故,这样下去迟早会陷入绝境,可惜当时的韩信风光无限,哪里肯收敛锋芒,所以才被人暗算,最终一代枭雄陨落于宫女之手。
但和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的张良,不仅在猜疑善妒的刘邦手上活了下来,还一生享尽荣华富贵。韩信和张良虽然都是能臣,但一文一武,二人性格偏差也非常明显。韩信虽然用兵如神,但性格张扬跋扈,在风口浪尖处仍不知收敛,待人接物也甚是傲慢。
张良则不同,他虽有才气,但更加内敛,待人接物也处处恭敬,人缘极好。别看张良为官时处处恭敬,滴水不漏,谁能想到他早年身为贵族子弟的时期,也是形式张扬之人。但张良却因为一个人,一本奇书,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早年张良曾为黄石公三次拾履,甚至亲自为其穿鞋,这才成功通过对方的考验,得到了他亲笔所撰的奇书——《素书》。这本书的谋略之深、能量之大,让他从一个落魄贵族摇身一变,成了天子身边的红人。并且顺利辅佐刘邦开启汉朝天下,待天下安定后还能功成身退,得以安享太平。
这本《素书》从此在中国谋略史上得以留名,它让多少豪杰趋之若鹜,只为探得其中奥妙玄机。据说狄仁杰读到这本书后吓得冷汗直冒;而女帝武则天更是坦言“如此心机,朕未必过也。”
可武则天读后,这本书就被列为禁书,民间再难觅得,直到后来在日本重新发现了它,《素书》才终于重见天日。
《素书》仅仅只有六章,一共一百三十二句话、一千三百六十个字。可就是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却搅动了历史的风云,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更被后人称为“中国谋略史”的扛鼎之作。《素书》虽短,却字字珠玑、高度凝练,有些人花一生的时间去体悟、去揣摩的道理,在书中不过就是一句话的玄机罢了。
《素书》说清了人情世故的门路,也讲尽了人性的复杂。其实做人正如冯唐所说:“你可以不屠龙,但你不能不磨刀。”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却不可无。当你参悟了《素书》中的道理,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职场中遇到各种棘手难题,都可以从容应对,潇洒脱身。
素书黄石公原著无删减老人言传世奇书中的成功智慧为人处世励志哲学精选¥1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