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王贝贝

进入8月淡季,新能源车又迎来一轮降价潮。极氪、零跑、哪吒、奇瑞、欧拉等十余个品牌推出降价、补贴等措施。

对此,“卷王”特斯拉选择了跟进。特斯拉官宣,8月14日起,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从31.39万元调整为29.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6.39万元调整为34.99万元;8月14日到9月30日下订Model 3后轮驱动版现车并完成交付,可享8000元保险补贴。


(资料图片)

淡季跟降,新能源车价格涨跌风向标特斯拉意欲何为?特斯拉方面反复解释称,价格调整是其成本降低的结果。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降价也与特斯拉的市场压力增大有关。

市场整体下滑,特斯拉也坐不住了?

8月14日,特斯拉中国官网上线了一项限时激励活动——即日起至9月30日,下订Model 3后轮驱动版现车并完成交付,且通过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用户可享8000元保险补贴。同日,Model Y长续航版、Model Y高性能版也迎来售价调整,调整后起售价分别为29.99万元、34.99万元。

同时,特斯拉针对S3XY全系车型的“赢得引荐奖励”、“FSD限时转移”等福利政策仍在持续,下订Model 3现车及Model Y长续航及高性能版,也可同享上述福利。

作为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鲶鱼”,特斯拉的降价,更是一次“跟风”。因为,进入8月份以来,不少新能源车企都在争先恐后降价。

8月1日,上汽大众宣布,8月1至31日期间,旗下9款SUV车型降价,最高综合优惠6万元,部分车型还可同时享受5年0利率、至高8000元置换本品或增购补贴等福利政策;同日,零跑汽车宣布对旗下C11纯电和C01部分车型售价进行调整,最高下调2万元;8月4日,长城欧拉宣布,2023款欧拉好猫/好猫GT木兰版给出2.2万元现金优惠;欧拉闪电猫3万元现金优惠;8月11日,极氪官宣极氪001降价3万-3.7万元,其中极氪001 WE版本零售价从30万元起降到了26.9万元起……

除此,也有车企以推出新车或者补能端优惠的方式变相降价。例如,8月1日,蔚来宣布推出8月限时购车优惠政策,支付定金购买蔚来新车的用户可获赠30张换电体验券,同时对家充桩价格进行调整,最高降幅2700元;8月3日理想汽车发布理想L9 Pro,全国统一零售价42.98万元,相比L9 Max下调3万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全年销量压力的逼近,或是新能源车企选择大促的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环比增长2.8%、销量环比下降3.2%。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8%,同比上升3.4%。产量增加但销量下降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想在淡季刺激销量,降价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惠誉发布的《2023年汽车行业中期信用观察》报告,2023年以来,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碳酸锂价格跌势凶猛,为新能源汽车厂商“以价换量”赢得了一定空间。

成本降低,降价或将持续

事实上,“鲶鱼”特斯拉年内价格夜已进行了多次调整 。

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打响新能源车降价“第一枪”: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均创下历史最低价格,引发车市不小的震动。毕竟,特斯拉有降价的底气,其利润率是所有新能源汽车里最高的。

进入二季度,特斯拉也曾多次调涨售价。例如,今年4月,特斯拉Model 3、Y车型全线涨价2000元;5月,特斯拉中国再次宣布上调全新Model S及全新Model X全系车型售价1.9万元。

而7月,特斯拉价格风向又转向了降价。7月1日,特斯拉官网宣布,用户购买全新Model S/X两款车型现车,可享受3.5万至4.5万元不等的优惠福利;7月9日,特斯拉再次公布奖励政策,包括引荐好友购买特斯拉,并于订单有效期内提车,Model 3/Y订单可享7000积分,Model S/X车型订单可享48000积分等,相当于“变相降价”……

特斯拉未来价格走向,能否维持高利润率,是投资者们一直以来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特斯拉2023年二季报业绩说明会上,特斯拉方面指出,在成本方面特斯拉的考虑是综合的,公司没办法控制方方面面,比如材料、人工、宏观因素等方面。但是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特斯拉称公司已经非常可观地降低了成本,“我们在成本控制方面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运输成本,在内部,我们会考虑有哪些成本可以更好地管理。”谈及原材料成本,特斯拉方面表示,现在原材料成本在不断降低,这可能会对特斯拉的单位经济效益有所改善。

特斯拉中国工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特斯拉方面表示,公司会检测实时数据,每隔7天,特斯拉CEO马斯克就会收到一封邮件,里面包括全球所有工厂的生产状况和订单量,马斯克会对比这些数据做出汽车售价方面的判断。

马斯克更是在第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如果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特斯拉还会继续进行降价。他强调“我认为牺牲利润率来生产更多汽车是有意义的。”在此前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甚至称,从技术上讲,特斯拉甚至可以“零利润”出售其产品。

而对于特斯拉降价的背后逻辑,业内普遍认为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降价可以减少库存,并应对激烈的竞争和经济不确定性。而8月以来,十余个品牌推出降价、补贴等措施,面对这样愈发激烈的竞争,特斯拉降价不足为奇;另一方面,特斯拉能够持续降价,依托于成本的降低。特斯拉曾透露,下一代汽车将在生产流程、汽车设计、充电桩、供应链整合等方面进行优化。而采用下一代平台的新车成本将会是Model 3和Model Y的一半。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也表示,“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有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Model 3处于新老更替周期中。此前有外媒报道,特斯拉新款Model 3将于今年9月量产交付,业内传言称预估售价将创新低,或低至20万元。

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愈加残酷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特斯拉持续降价,国内车企或将不得不再次卷入到降价的竞争中。

上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16家汽车生产企业共同发布《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随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声明,删除“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条款,并呼吁会员企业遵守反垄断法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签订承诺书并不是搞价格垄断、不允许企业降价。他指出,稳定的价格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稳定的预期,而区域性的降价会对全国市场造成干扰,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反而带来大面积的观望情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能源车的销量正不断向头部集中。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企销量合计为384.7万辆,同比增长55.8%,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5%,高于上年同期7.7个百分点。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企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理想和广汽销量增速较为明显, 均超过一倍。上汽和东风销量增速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

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暗流涌动。从终端表现看,特斯拉中国虽持续保持很高的市场热度,但下半年的压力依旧存在。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64,285辆,较6月的93,680辆环比下降31.39%。在零售数据方面,特斯拉中国7月销量环比惨遭“腰斩”,仅为31,423辆,大幅下滑57.7%。

对比来看,与Model Y对标的小鹏G6,在今年6月底刚刚官宣上市,价格区间在20.99万元-27.69万元。此次Model Y官宣降价后,两者的价格差距已不明显,品牌间的销量之争可谓一触即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