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和关注。无论是各大企业摩拳擦掌,纷纷启动了大型模型开发项目,还是AI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快速融合,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AI的感召力和无限潜能。但AI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争议,比如,人们对于AI数据获取、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岗位的担忧,以及AI数据的隐私保护等问题,都成为了当前热门的讨论话题。

在这股讨论的热潮中,《数说AI》邀请到了深研多个领域的技术专家、管理者和创业者的小红花技术领袖兼创始人——赖勇浩先生做客栏目现场,和我们一起聊聊关于AI发展的那些事。本期赖勇浩先生以AI从业者的视角,将复杂的技术术语和概念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深度解读了AI的最新信息,希望本期能够带领读者们一起走进AI的世界,感受AI技术对于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潜在的机遇。

国际视角下的 AI处境


(资料图)

主持人:请问浩哥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结合 中美双方 的关系,您觉得中国人应该如何去面对AI?

赖总:在 国家层面 上,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的研发和投资,加强科技创新,慢慢地在竞争当中去 获取领先地位,促进交流与合作 ,不仅是在全国,还要在全球的范围内去建立各种合作,建立法律制度来约束、引导和规范AI的发展和应用,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 企业层面 来说,一定要 投资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这点,云商会就做得特别好,云商会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免费用上自己公司研发的AI系统,你们做了七鱿AI, 七鱿AI的优势就是一个企业只需要付费一个账号,所有的员工都可以使用 ,每个员工都有一个AI助手,这样的投资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值得的,当然除了企业做好AI的基础建设之外,还要培训员工去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化。

回到 个人层面 ,还是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技能, 不能固步自封 ,抱有一个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去拥抱变化,尝试把AI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当中。

关于AI数据的质量与应用风险

主持人:在使用我们的七鱿AI进行大量的工作时,常常会思考AI数据的合理性,以及AI数据这么多,那这个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又该怎么去看待?

赖总:AI有非常多的独特优势,需求也是非常高频,那对数据质量产生质疑是合理的,因为这些 数据肯定会存在偏差 ,你的数据跟我的数据也会不一样,云商会跟另一个公司的数据积累也不一样,所有的AI模型都需要 大规模、高质量 的数据来进行训练,这些数据上偏差确实是会导致训练出来的AI模型存在一些差距。

对于这个数据方面的局限,我们也不用过度的悲观,可以通过提高数据的质量和透明度,减少这个偏差,国家也一直在推动算法模型的透明度,让大家可以对它 进行评估,进行验证 ,像国家现在也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来减少AI带来的风险,在政府、学术界上也经常能看到各种讨论会,各行业都在努力推进AI的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那么,在高频应用AI的情况下,如果产生了数据偏差,我们该 如何问责?

赖总:可以明确的是,由源头AI设计开发者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开发者需要去确保它的 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 ,还有就是训练模型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这些数据偏差问题的出现,你的模型要有一定的透明度,能让用户去了解AI系统的 运作方式、数据来源、处理过程 。

接下来就是AI的服务机构和个人,就像刚才提到七鱿AI的研发运营方,要明确这个AI系统的极限性,要把AI的输出结果极限性做一个提醒,如“结果由人工智能系统产生,仅供参考”。最后作为最终端的用户,也需要去了解AI的极限性和不确定性,不能说AI给了我一个东西,我就全盘采用,要学会正确地评估AI所提供的结果,评估完再 进行合理的采用 。

主持人:AI会不会存在 泄露用户隐私或者数据被滥用的风险?

赖总:其实国家 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完善 了,他们收集数据之前会说明使用目的和使用范围,正规的APP都会明确告诉你,用户提供手机号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比如,电商拿你的手机号会告诉你需要提供给快递公司。如果是说从系统的开发者角度上来说的话,我觉得还可以在用户申请权限的时候说明,当用户不想再提供信息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撤回的选择,这个是我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

不同角色下,如何利用 AI 赋能

主持人:作为 普通人 ,我们怎样才能够在这场科技浪潮中获利?

赖总:最重要是 职业发展的方向 ,AI带来了很多新的职业,比如 数据科学家、AI产品经理、提示工程师 ,这些需求都在不断增长,我觉得所有人都是可以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相关技术,从而在这些领域上获得新的机会。创业的话AI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平台,为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项目商机。

主持人:AI的出现,让许多 老板 想到是否用AI代替员工,节省人力成本,您怎么看待这种想法?

赖总:技术在发展,老板想要用机器代替人类来挣钱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这样,随着AI和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确实有很多工作都是可以被替代。那短期来说用机器来替代人力确实可以产生不少的好处,比如降本增效,但长期的话我觉得会有问题,首先AI系统需要人类来开发,机器虽然也可以,但有些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如自动驾驶,另外我们人类情感丰富,也是AI取代不了的, 使用AI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人类去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感谢赖总为我们带来了关于AI的精彩论见,本期《数说AI》在此圆满落下帷幕。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关人工智能的精彩内容,无论是人工智能在行业的扎根与困境,还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等话题,只要是你想看的,我们了解的,栏目都将秉持一贯专业、客观的态度,为大家解读和分析,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让我们一同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吧!

(注:以上内容纯属嘉宾个人观点,与云商会无关)

推荐内容